首页 创业资讯 公司资讯 开店资讯 干货知识 加盟资讯 行业资讯 商业资讯 项目资讯 最新资讯 品牌动态 营销推广 投资赚钱 专题
74岁中国半导体之父结束第五次创业之旅
74岁中国半导体之父结束第五次创业之旅
74岁中国半导体之父结束第五次创业之旅
AI快速文章写作生成器

74岁中国半导体之父结束第五次创业之旅

信息发布者:祝好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2022-05-18 13:32:13

在中国半导体发展史中,被称为中国半导体之父的张汝京,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四十余年。他的每一次创业,都协助开启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一个新的方向。他创办了大陆第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中芯国际,让众多中国芯片公司开始看到建立本土供应链的希望;还创办了大陆第一家300mm大硅片企业新昇半导体,解决了中国大陆300mm大硅片依赖进口的局面;创办的芯恩则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CIDM模式的芯片厂,向业界提供了一个CIDM模式(共享IDM模式)的方向。

然而,5月17日,有媒体爆料,74岁的张汝京已离职青岛芯恩半导体,转任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一职。

为什么选择积塔半导体?

据业内人士透露,业界很看好积塔半导体在IGBT、SiC等领域的代工实力,在这一领域也将大有可为。

而且有专家分析,相对于芯恩,积塔半导体的盘子更大,张汝京有多年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才能,或可全面施展。

积塔半导体

上海积塔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注册地位于临港,由华大半导体投资成立,华大半导体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旗下子公司,是中国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华大的业务主要集中于IC设计包括模拟电路、LCD驱动、智能卡、安全芯片等领域,尤其在智能卡及安全芯片的出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积塔半导体自成立之后在稳步推进,成效卓著。2018年8月,积塔在临港新片区内产业园区建立新厂房,项目总投资约359亿元。临港产能布局致力于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的特色工艺生产线:8英寸生产线单月6万片、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单月3000片、6英寸SiC生产线单月5000片。同年10月,积塔半导体也宣布与上海先进半导体合并。2020年6月30日,积塔半导体临港新厂已正式投产。

张汝京: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大不了从头再来。”没有人比张汝京更有底气说这句话。

张汝京生于南京,1949年不到1岁的张汝京便因举家南迁去到了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1977年,张汝京加入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任工程师,负责研发供空军使用的语音合成器。不久之后,他就因表现优异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杰克·基尔比的青睐,调入德州仪器核心团队——DRAM研发制造团队。

1996年的一个夏天,48岁的张汝京接待了当时中国电子部的一个访问团。据张汝京回忆:他们到德州仪器来看,然后说“哇,这里这么进步”。他们就感觉我们落后太多了,他们说“我们可能落后有二十年,该怎么赶上去呢?希望有一些真正做这行的华人能够回来,把中国的半导体做起来。”当时听他们这样讲,我其实蛮感动的。

这次会见,在张汝京心里埋下了种子。但彼时,大陆芯片产业几近一片空白。正值传统工业与信息产业升级迭代。

有趣是的,后来的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当时也在德州仪器任职,任资深副总裁,手下管理着4000多人,属于下下级的张汝京在那个时候根本接触不到这位大领导。但估计二人谁都没想到,双方会在数十年之后成为势均力敌的对手,甚至还都成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基石的奠定者,这些我们后面再详说。

在德州仪器的20年,张汝京干得最轰烈的事情就是“建厂”,经他之手,公司短时间内便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意大利等地共建设了9座工厂,这在当时全球半导体产业中都是极为少见的。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大手笔”,张汝京人送称号“建厂狂魔”。

但英雄是需要时势去造就的,在那个全球半导体产业刚刚萌芽的阶段,即便是德州仪器这样的龙头企业都很难靠做技术生存下去,更何况当时的DRAM市场几乎为日本一家独大,且一“垄断”就是数十年,西方国家半导体公司在这一领域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1997年从德州仪器离职以后,最先来到位于江苏无锡的芯片厂,做0.5微米的技术研发项目。可是只完成了一个项目,便因为政策原因辗转至台湾地区,在华邦电和中华开发投资银行的邀请下,加入了世大半导体——继台积电、联华电子之后,台湾的第三家晶圆代工厂商。由于在建厂和经营管理方面比较有经验,作为中华开发副总的张汝京,很快成为世大半导体的总经理。

在张汝京的苦心经营之下,世大半导体在成立仅三年后就实现了盈利,正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大股东将世大半导体作价50亿美元卖给台积电。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大股东出售世大半导体时没有知会当时的总经理张汝京的。然而后来张汝京在接受采访时澄清:「这是错的,我完全知道,而且张忠谋先生要买世大,特地找我去商谈,问我同意世大卖给台积电吗?我说我赞成。」

世大被收购是台积电与联电激烈竞争的结果之一。1999年,联电与旗下的联诚、联瑞、联嘉以及合泰五家公司「五合一」合并,这家资本额高达八百多亿的企业,对台积电构成了威胁,迫使台积电将手伸向了世大。

创办中芯国际

素来要强,又被老领导摆了一道的张汝京又怎能甘于人下,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失业”,带着台湾300余名工程师一怒北上,在上海张江工业园创办了中芯国际,开启了内地半导体代工新时代。

而他和张忠谋的梁子,也就此一结便是9年。

选择回内地重新开始,除了受当时台湾半导体产业局势影响外,还有张家人数十年不减的家国情节。

张汝京的父亲张锡纶是著名的炼钢专家,在抗战时期就一直组织了中国生产重机枪的任务,并且怀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张汝京后来回忆时说,“父亲曾经问过我,什么时候能回祖国大陆建一座工厂?这句话,深深扎根在了对祖国同样难以割舍的张汝京心中。

2000年4月张汝京在张江高科创立了中芯国际,那时候张汝京的父亲已经离世了,张汝京说服自己的美籍太太,将包括90多岁的母亲在内的一家人都接到上海,并放弃了台湾省的户口。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张汝京这次的“创业”,“天时地利人和”再合适不过了。

先说“人和”,凭借张汝京个人在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力和带来的数百人团队,中芯国际的创立在当时着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还引发了持续至今的台湾半导体人才“移民内地”的风潮。

张汝京发挥了自己建厂大师的能力,从台湾号召了300多名高级芯片工程师解决了第一阶段人才的问题,又游说了高盛等多家投资公司募集了十几亿美金。甚至为了突破设备禁运找到了五家美国教会组织做担保,让芯片制造设备能够顺利地运到上海。

而众所周知,建厂所耗资金极为庞大。以当时的产业背景估算,仅建立一条八吋晶圆产线就需耗资十亿美元以上,张汝京厉风行的性格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展现,而且这一次他学聪明了。

为了避免重蹈世大半导体的覆辙,张汝京在中芯成立之初便对资本留了一手。甫到上海,他便一举将上海实业、高盛、华登国际、汉鼎亚太和祥峰投资等16家著名投资商纳入中芯,而且有意的将股权分散。

募得了十几亿美元后,问题又来了:这些钱只够建生产线,那研发经费从哪里来?最终,张汝京决定走合作联盟模式,就是中芯必须从一开始就具有规模,而生产工艺及技术方面,则依靠合作联盟。

有钱、有人之后,就要说到“天时和地利”了。2000年,内地芯片产业刚刚发展,且势头并不猛烈,甚至可以说当时正值遇冷阶段,这初创公司来说着实不利,但张汝京不这么认为。

在行业整体看衰,不断有人退出的情况下,张汝京依靠自身人脉,大批量购入低价的二手设备,迅速为中芯建立了3条8吋晶圆生产线,赶在产业复苏前将产能准备做到完全充分,创造了全球最快的芯片厂建厂记录。也正是凭借此,中芯很快在内地半导体代工市场打下半壁江山。

2003年前后,为扩大规模,张汝京进行了第二次私募,并在北京几乎同时开建两座12吋晶圆厂,还低价收购了当时摩托罗拉一座位于天津的工厂。这样算下来,3年多时间建6座厂,初期集成电路线宽从0.25微米、0.18微米一直做到90nm的成绩,大约也只有张汝京这样的“建厂狂魔”才能做到了。

产能储备充足,接下来便是让产品尽快面世了。对于成立不久的中芯来说,如何以最快速度让资金流动起来才是推动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决定了中芯不可能完全复制台湾半导体代工模式。

2004年3月,中芯国际在香港和美国两地挂牌上市时,根据研究机构IDC的研究报告,在2004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产值已经超越新加坡特许半导体,晋身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成为晶圆制造业的“探花”。

张汝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芯不能只做逻辑电路,还要做DRAM。”在他看来,订单不多的情况下,只做逻辑电路会浪费工厂产能,一旦出现产能空转中芯的资金流很有可能再难运转。而当时行业对DRAM良品率的要求普遍不高,就算赚钱不多,也能给员工一个练手的机会,为中芯储备人才。

为此,中芯开始寻求给国际大型IDM公司的代工合作,也正是因为这样,中芯才积累了丰富的专业代工经验,就此打下了中芯基石。甚至相较于世大半导体,中芯的发展速度更快,到2005年便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张汝京已经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毕竟2005年时他已经57岁了。就这样,中芯国际一年就开始投片试产,到了2003年就成为了世界第四大晶圆代工厂,但危机也开始出现。

或许从张汝京离开台积电,带走台湾数百名工程师起,就注定他的这次“再就业”不会走到终点。张忠谋和台积电不会放弃对他的“关注”。

早在2000年的时候,民进党上台,张汝京就被阿扁视为叛徒,还罚过15万美金,警告他不能把芯片技术带去大陆。2003年8月就在中芯国际赴港股上市的前夕,台积电出手打响了制裁中芯国际的第一枪。

在中芯创立的第9个月,台积电便以“公司离职员工涉嫌通过电子邮件将公司重要资料外泄”为由,一纸状书将中芯告上法庭。在台积电看来,台湾,尤其是台积电人才的不断流失,是张汝京“恶意挖角”导致的。除此之外,这些员工还可能为中芯带去了机密文件或数据,如12吋晶圆厂的配置、设计图,以及晶圆制造流程和“配方”等。甚至有中芯前员工称曾目睹中芯的非法行为,所研0.18微米逻辑工艺有90%复制于台积电。

为此,台积电先后在台湾、内地甚至美国联邦法院对中芯先后提起多次诉讼,双方也是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打了8年的官司。

而这期间,张汝京一边为诉讼焦头烂额,一边还引进IBM的45nm先进工艺,并不断扩大产能规模,让中芯彻底坐稳了内地代工老大哥的位置。只是中芯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就算的。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中芯内部却开始分立。有股东不满张汝京“一言堂”,对其战略表示质疑,内斗愈演愈烈。

2009年,经“疲于诉讼”的中芯董事会决议,同意张汝京辞去中芯CEO职务,与台积电和解。而这次和解中芯付出的代价很大,中芯国际被裁定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的现金。但有消息表明,同台积电此前要求8亿美元至10亿美元的赔款相比,这项判决相对较轻。法院陪审团调查发现,在65个有争议的专利项目当中,中芯国际非法使用了其中的61个。

败诉后台湾媒体得意的说,我们从此控制了大陆芯片业的半壁江山。随后,张汝京引咎辞职,离开了为之奋斗九年的中芯国际,并且三年不得从事芯片相关工作。

创办新昇半导体

2009年,从中芯国际离职的张汝京已经61岁。很多人以为,他将止步于此。60岁不仅是法律意义上退休的年纪,也是人们开始颐养的岁数。但对张汝京来说,它仅仅是个寻常的数字。张汝京遵守台积电提出的协议,没有从事芯片相关工作。而是正式进入LED研发制造及LED相关应用产品领域,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在国内投资了4家LED企业,涵盖LED上游衬底材料、芯片和下游照明应用领域,投资金额超过35亿元,致力于环保与健康领域 。

2014年,66岁的张汝京创办了新昇半导体。据新昇半导体的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总投资68亿美元,一期投资23亿美元,公司的目标是致力于在我国研究、开发适用于40-28nm节点的300mm硅单晶生长、硅片加工、外延片制备、硅片分析检测等硅片产业化成套量产工艺;建设300mm半导体硅片的生产基地,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的国产化,充分满足我国极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对硅衬底基础材料的迫切要求。

2017-2018年,新昇顺利通过客户40nm-28nm大硅片的认证。

此后,张汝京又将新昇公司交给了硅产业集团继续经营管理,自己则投入下一段创业。这一次,他依旧做了一件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创办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2018年集成电路进口额达到3120.58亿美元、中兴事件爆发之际,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打破国外高端芯片垄断显得迫在眉睫。张汝京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中国到了这一阶段,尤其要做模拟和数模混合产品,而IDM最合适。不过,IDM需要极强的设计能力。希望通过共有共享模式,邀请全球会做模拟和数模混合芯片的设计团队一起加盟联合成立IDM公司,通过定制化开发生产高端芯片,进而替代国外进口。”

2018年5月18日,70岁的张汝京创办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这是他继世大半导体、中芯国际、LED研发制造领域、上海新昇之后的第五次创业。

芯恩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是中国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CIDM)项目。该项目可以实现高端数模混合以及特殊工艺的8英寸以及12英寸芯片、国内先进光掩膜版等集成电路产品的量产,将打造成与国外先进IDM同等规模的国内先进的垂直整合芯片厂。

芯恩的发展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在申请半导体企业资质认证的过程中,得知根据最新政策需要通过国家发改委的“窗口指导”,这使得项目的推进受到一些影响。而在芯恩项目落地后,又经历了区市领导班子换届和人员调整,到新的领导班子确定、芯恩项目也得到省市的支持之后,芯恩才开始渐入正轨。到了2019年12月,芯恩6栋主楼都已封顶,8英寸厂设备开始搬入。

但没过多久,芯恩又遭遇到疫情等的冲击,后亦陆续传出融资不顺、大股东易主的消息,使得整体进度再次被延后,也埋下了高层动荡的因子。这样一直到了2021年3月,芯恩终于宣布8英寸芯片将在年内实现量产。

2021年8月,芯恩半导体在青岛完成誓师大会。会上正式宣布8英寸厂投片成功,投片产品为功率器件,良率达90%以上,光罩厂也于同期完成了产品交付。

在誓师大会上,张汝京告诉全体员工:“大家一定要有耐心、信心、决心,用更有毅力和坚韧不拔的心态,一定把项目做成功,为大陆半导体做出贡献!”

2018年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汝京在开工仪式上致辞

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性芯片短缺,主要缺的是8寸和12寸成熟制程的产品,特别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8寸(200mm,0.11微米及以上)和40nm/28nm及以上的12寸(300mm)上。

芯恩在2021年开年后有新进展,8寸芯片厂的动力厂房、研发、设计、办公楼六栋单体完成主体施工,即将于二季度投产,12寸成熟工艺也将于第三季度时生产。

曾经有媒体问张汝京为什么要创办芯恩公司?张汝京答道: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协助推进中国的IDM(整合元件制造)半导体事业。

张汝京在大陆奋斗的20年,可谓是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大陆半导体大跨步发展的20年。除了为祖国晶圆代、大硅片、CIDM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之外,张汝京还为大陆半导体产业培养了诸多人才,现在大陆半导体领域诸多企业的CEO、CTO、COO等高管,都来自于他带领的团队。

如今,张汝京所有的创业公司都已成功“交接”出去,虽然已经74岁,但他不顾年龄,还在为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贡献着一份力量,未来还会不会继续创业?欢迎留言评论分享你的看法。


74岁中国半导体之父结束第五次创业之旅

我要咨询 (想要获得快速回复,请直接联系上面图文中的联系方式)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加盟需谨慎!

加盟六步法

1/ 请认真考察核实

2/ 加盟店考察

3/ 店面选址方式

4/ 总部培训方式

5/ 运营督导方式

6/ 产品研发能力

姓名
性别:
手机
微信

您可以根据意向选择下列 [快捷留言]

对项目很感兴趣,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想了解加盟流程,请尽快与我联系!

做为代理加盟商能得到哪些支持?

请问加入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我想加盟,请电话联系我。

请问加盟代理,有什么优惠?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信息发布者负责,青年创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友情提醒:在做任何投资前请你自行认真核实。如发现网站信息有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联系QQ微信:398879136或者发送邮件398879136@qq.com 删除。